7月17日-19日,学校举办2023年暑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党委书记王亚军出席开班式作动员讲话并讲授培训第一课。开班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凯主持。
此次培训由人事处、教务处共同举办,内容涵盖师德师风教育、学校规章制度宣讲、教学能力提升、安全教育等模块,在西海岸新区主校区设主会场、临沂校区设分会场。300余名新引进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这是疫情后学校组织的首次较系统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今后将每年常规化举办。
王亚军在动员讲话时指出,此次培训既是学校的一项例行性、制度性安排,也是学校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规章制度宣传贯彻落实年活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希望大家珍惜暑期这一充电学习的宝贵机会,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更好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亚军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作专题辅导报告。他从“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提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遵循《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考核的具体做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特别是结合学校先进师德典型案例和社会公开曝光的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对“一规范、两准则”进行了深度解读。
王亚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教师和新近入职的青年教师的必修课和第一课。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将师德师风考核摆在学校教职员工考核体系的首要位置。
王亚军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是道德上的合格者。育才由育师始,育人者先受教育。希望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青理工新贡献、展现青理工新担当。
张凯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题做专题报告。他对照新时代对新教师的新要求,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经历,从“新时代教师发展要求”“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要有不懈的奋斗追求”四个方面,以高等教育视角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才成长提升路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教师发展的逻辑和路径,提出了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奠基与职业生涯启航的策略,为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
在师德师风培训模块,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鲜活的事例为青年教师上了一堂“师德师风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课程。参会人员一起集中观看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片。
在学校规章制度宣讲模块,教务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做了教学、科研、海外访学等政策解读,让参会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政策内涵和工作流程与规范。
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块,设置了“教学基础”和“教学方法”两个单元,举办了六场专家讲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洪化清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赵增辉教授、超星集团课程设计总监赵宇霞分别就“教育数字化转型”“课程思政”和“课程知识图谱”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学校土木工程学院时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江京亮、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刘龙3位老师结合自身专长,就“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实施及评价”“讲课大赛”进行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培训。
在安全教育模块,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开展了“实验室安全培训”,山东君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巴金浩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
7月19日下午,培训班结业式上,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韩青、土木工程学院闫楠、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胥梦晨、商学院韩杰等4位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作了交流发言。
参加培训的教职工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在师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同时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爱与支持,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明确了今后发展及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将提振精神,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奋斗。(撰稿:李媛媛、徐杨杨;审核:王雄、苗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