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实施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做好一流课程建设,打造“金课”,根据《青理工教务〔2017〕126号关于印发<青岛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高等学校慕课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版)》等文件要求,学校将开展2021年青岛理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立项工作。
一、申报条件
立项课程需为我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本次课程建设立项以专业课为主,兼顾其他课程。
项目课程负责人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思想端正、热爱教学,无违背师德行为,且为我校正式在职教职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
说明:已经参加我校2019年和2020年新旧动能专业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和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的课程项目不再参与此次项目立项。近三年已经参与过本科在线数字化建设项目的课程(同名或教学内容相近的课程)不再参与此次项目立项。有教研项目未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不能参与此次项目立项。
二、建设目的及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做好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一体化同步协调发展,更好的发挥课程建设对专业建设、专业评估等的支撑作用,优化各学院课程发展及建设布局,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应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质量校内“金课”。
三、建设数量
本次择优推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36门左右。
四、建设周期
建设周期为1年(2021年9月-2022年8月)。
五、建设任务
立项课程应在建设周期内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1.完成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和制作,并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上开课。具体建设要求如下:
1)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的网上教学课程,具备短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考试等完整的教学活动。立项课程应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充分借鉴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上的特点和优势,优化并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以符合网络教学特点。
2)围绕课程所涵盖的基本知识点制作教学视频(每个视频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精心编制各类教学资源。要求立项课程每1学分对应不低于250分钟视频。
3)基于教学视频设置课间提问、随堂测验、单元作业、课堂讨论等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提供多媒体学习资源(电子图书、图片、视频、PPT等),通过完整的学习任务管理环节设计、驱动学生系统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4)保证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5)上传课程内容到相应的MOOC平台,并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6)开课期间,应及时发布课程公告、维护课程论坛、讨论区和答疑区,以保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完成课程教学改革任务并承诺至少五年内在校内实施混合式教学。除了在MOOC平台上开课外,还需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面向本校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形成较为完善的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方案(设置合理的线上、线下学时分配比例,教学环节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应有可溯源数据作为支撑。
六、经费支持
为保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本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按学校教研教改项目同等对待,学校给予每门立项课程1万的建设经费,立项时拨付50%,验收通过后再拨付剩余50%。课程建设视频制作经费由学校统一支付。课程负责人应做好项目预算,严格按照学校财务制度规范使用,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申报材料及要求
各教学院部要做好课程发展规划布局,认真组织积做好遴选推荐工作。请于7月20日下午5点之前将以下材料以学院(部门)汇总报送到教务处。
纸质材料:申报书一式6份(其中一份签字盖章,其余5份可为复印件),项目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部门领导签字、盖章)。
电子材料:申报书以“负责人+院(部)+课程名称”命名,学院(部门)项目申报汇总表以学院(部门)名称命名,发送邮箱:jxxxh@qut.edu.cn。
联系电话:85071120,联系人:魏德生。
教务处
2021年7月6日